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:
1.水體溫度過高。特別是水位淺的塘口,中上層水積溫過高,導致河蟹新陳代謝能力受阻,活力差。夏季高溫水燙時影響更明顯。
2.水草種植過密。水草密度過高,擠壓了河蟹活動空間,餌料喂不下去,同時晚上呼吸作用大量耗氧,進一步影響河蟹正常攝食活動。水體水質環境惡劣,溶氧低,造成河蟹精神差,沒有了攝食欲望。
3.底質惡化。尤其是魚塘改造塘口及未定期清塘的池子,溫度升高后底質發臭發酸,有機物發酵,耗氧產生毒素,河蟹長時間伏底體質變差。污染腐敗也造成河蟹易感污病害侵襲?;蚴沁^量投喂引起剩料殘餌導致腐敗,吃了腐臭也會引起厭食和機體病變。
4.慢性中毒。水中毒素(氨氮、亞鹽、藥殘、藻毒等)過高,導致河蟹慢性中毒,開始可能少量攝食,時間久了就基本停止攝食。
5.應激反應重。天氣、用藥等外部環境刺激引起河蟹應激反應,大量消耗自身營養,但食欲很差,不攝食,時間一長易誘發水癟子。
6.發病期。已經處于發病期(腸炎、黑鰓、水癟子等)的河蟹基本不攝食。
7.河蟹蛻殼。屬于正常生理現象,河蟹在蛻殼過程基本停止攝食,蛻殼后即可恢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