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河蟹生態養殖過程中,由于多種原因導致了河蟹產生應激反應,輕者致使河蟹厭食拒食,白天爬坡,上岸不下水,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,步足無力,頂殼軟殼。重者出現脫殼緩慢,連續性脫殼,脫殼不遂,相互殘殺,抵抗力下降,發生病害而成批死亡。
一、產生應激反應的原因
1、在換季時節,溫差變化大,溫度或高或低,造成河蟹產生強烈的應激反應。
2、氣候突變,如遇冷空氣,臺風、暴雨,連續陰雨天,冷熱濕差大等惡劣氣候的影響,導致河蟹產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。
3、出現倒藻,藻類突然死亡,水色變清等水質突變,導致河蟹產生應激反應。
4、青苔和水草死亡腐爛后,產生的氨氮、亞硝酸鹽、硫化氫等有毒物質的刺激,導致河蟹發生應激反應。
二、河蟹應激反應的防控技術
1、在換季時節,針對溫差變化較大的特點,適時適量全池潑灑Vc應激素和解毒應激精華液等抗應激類藥物,緩解河蟹應激反應。同時開啟微孔增氧,上下對流水體,消除溫差。
2、通常情況下,河蟹在雨后會迎來脫殼高峰,若管理不善,會出現脫殼不遂和軟殼蟹。因此在下雨之前全池潑灑離子鈣,補充水中鈣離子濃度。若出現連續性陰雨天,定期開動微孔增氧,增加水中溶解氧,同時用高效底質改良劑全池撒灑,消除殘餌糞便,凈化池底。雨后用藻源性物質和氨基酸類水體營養劑全池潑灑,穩定水質,保持健康養殖環境。
3、當水體出現倒藻,藻類突然死亡,水色變清時,先排放老水10-15厘米,然后進入新鮮水10-15厘米復原,池水不易排放過多過急。換水結束后,全池潑灑水質解毒凈化類藥品,再用藻源類物質配合氨基酸類水體營養劑全池潑灑,穩定pH值,平衡藻相,創造良好生態環境。
4、加強水草管理,定期投施草肥,促進水草生根長葉,適時適度稀疏水草密度,修剪水草高度,保持水草覆蓋率60-70%,防止水草腐爛。若出現青苔和水草腐爛要及時撈除,適當換水,并全池潑灑水質解毒劑,及時消除產生的有毒物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