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年伊始,河蟹的養殖也來到了新的起點,各位養殖朋友也在積極的做前期準備工作,每年的這個時候,有不少養殖朋友為苗種發愁,總是會擔心被賣家欺騙買到成活率不高,體質差的苗種,劣質苗種在體質上存在很大問題,尤其是在退殼期間會大批量死亡,嚴重影響最后的產量,那么今天就來說一說怎樣去辨別劣質苗種。
養殖過程中常見的劣質蟹苗種類:
1、藥水苗:主要是指在養殖過程中運用了大量的土霉素導致鈣無法吸收,甲殼無法變硬,最終游邊死亡。在捕撈過程中使用菊酯類將苗捕撈進行出售,正因為使用了這類藥物,使得螃蟹的肝胰臟受損,螃蟹出現掉腿,吐黃泡泡,上岸,在養殖到一二殼脫殼期出現大量死亡。藥水苗是選苗時最常見的問題
2、雜苗花苗:主要是指大小不一,產地不一,品種不一的苗種,因此顏色看起來有深有淺,這類螃蟹放入后會出現爭食打斗導致螃蟹打洞,最終導致螃蟹性早熟,產量低,大小規格不一導致脫殼時間長,翻倍率底,因此蟹苗要選擇規格大小相差不大,最好經個篩。
3、嫩苗脫殼苗:主要是指苗顏色淺,呈半透明狀,甲殼中部有黑。以及正處于螃蟹脫殼期去購買或投放蟹苗。這種苗經運輸,脫殼是大量死亡。
4、待售苗:些育苗單位因蟹苗育成后沒能及時找到買主,只能在較低溫度的育苗池中保苗。保苗時間過長,大量細菌原生動物進入蟹體內,這種蟹苗一旦進入較高溫度的培育池中,會很快蛻殼,大部分外殼雖蛻下但舊鰓絲不能完全蛻下,子蟹在水中無法呼吸氧氣而上岸,直至干死。
5、非原塘苗:是指經過多次拉網捕撈后的苗,大多會出現損傷,養殖中出現磨爪,寄生蟲多,潰瘍等問題,到高溫期出現傷亡。
6、老頭蟹:主要是因為管理不當導致螃蟹出現性早熟,比如投喂過量,水溫高,水草少,水花生沒有經常翻導致螃蟹活動量小。老頭蟹在早期容易浮邊。
選好苗更要放好苗,放苗環節更重要,下塘前要用維生素,葡萄糖 等泡苗以減少應激反應,減少損傷和感染;下塘后苗種要適應塘口環境,可全塘潑灑維生素,乳化鈣等避免應急損傷。納維素,補充維生素與氨基酸,利于水體中的有益菌成為優勢菌群,提高養殖動物的抗應激能力,預防倒藻
納維素:納米技術,易溶水,易吸收。放苗前后使用,可補充維生素抗應激。
乳化鈣:補鈣,硬殼,抗應激,易吸收。
那么優質的苗種都有哪些特征
1.沒有殘肢,斷爪,腐殼。有殘肢斷爪的就要注意了,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受過藥物刺激,也就是藥水苗,而腐殼則可能帶有細菌病
2.體色鮮亮,金爪黃毛,青背白板,翻身有力
3.食線清晰,肝胰臟呈鮮黃色。食線不清晰或者看不到,則可能苗種池塘營養跟不上,這時苗種就會消耗自身存儲,導致體質變差。
4.鰓絲呈白色或淺灰白色.如果苗種池塘密度大,受污染嚴重大會造成鰓絲發黑,影響呼吸且會攜帶病菌
5.規格整齊,母蟹腹甲和胸甲的比例超過1.8,翻倍率要高。